4球落敗,是一段多大的差距?
(我提早離場了,沒拍到這個畫面。照片來源:足球與我@soso blog)
昨晚從高雄回台北的高鐵上,心情和出發時截然不同,因為原本滿心的期待,又換來一次徹底的失望。
傑拉德問我,對中華隊還存有希望嗎?
當然有,不管執政者對足球的態度如何、也不管足協的行事作風,我始終是支持中華隊的。
朋友們昨天也調侃我,你不是香港人,到底是支持中華隊還是香港隊?我開玩笑說:「我是身在曹營……」
但說句公道話,如果你看了昨天的比賽,純站在欣賞足球比賽的角度,你應該也會比較喜歡香港隊,除了香港隊找了根大黑柱來當中後衛佔了一點點便宜外,大家都是華人,怎麼水平差那麼多?
03年預賽我們才輸香港0:2;05年預賽雖然輸0:5,讓香港人好不得意,但如果你有看過前一場對北韓,中華隊力拼90分鐘只輸0:2(香港也輸北韓0:2),但被罰下兩人而且傷兵纍纍,就知道輸香港5球不是兩隊實力的落差;08年的B組預賽在香港舉行,是中華隊踢得最好的一次,除了黃瑋儀首開紀錄外,下半場還有一個十二碼,可惜被香港門將撲出,最終與香港踢成1:1平手。
才相隔兩年,為何雙方的差距從平手變成4球?
我賽前預估,中華隊輸兩球應是合理範圍,輸4球實在有點多。
而兩隊之間最大的差異,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,那就是職業和業餘的分別,就這麼簡單。
職業和業餘,不僅僅是兩地之間聯賽的規模和制度上,還包括教練和素質和球員對足球的認知,缺一不可,差了任何一環,競賽的水平當然就比對手落後,差得越多自然落後得越多。
台灣的足球環境一直以來都是業餘的(雖然有兩支半職業球隊),而香港發展職業足球已經超過半個世紀,兩地的足球水平自然不可同日而語,但中華隊在05和07年曾經拉近過和香港的差距,原因是什麼?球迷回想起來一定會明白,因為05年中華隊的總教練是巴西人迪多,07年則是日本人今井敏明,之前和之後則都是本土教練執掌兵符。
本土教練真的就比較差嗎?我和很多教練都有些交情,就不在這裡嘴砲了。但我們可以拿籃球的例子比照一下(棒球是國球,人才輩出,不在此列),剛結束的亞洲錦標賽中華隊奪得近幾年最好的第5名,而且打敗了宿敵日本與南韓,輸伊朗的分數還比中國隊漂亮,總教練是誰?韓國人鄭光錫。
或許有些人會不服,認為中華隊當年堅持換血,這批球員如今剛好都成熟,又經過這兩三年加了洋將的SBL洗禮,才會打出成績。但試問一句,鄭光錫來接中華隊總教練時,會知道這麼多事情嗎?就只是剛好生逢盛世嗎?當然不是的。
迪多當年接中華隊也引起很多批評,但他帶來很多新觀念是無容置疑的,就我認識的某些曾經被他帶過的球員,都對他感念在心。
如果中華隊永遠以業餘的方式帶隊,就永遠只能得到業餘的成績,不要說打進世界盃、打進亞洲盃這些鬼話,就連東亞錦標賽都不可能闖得過香港這一關,遑論還有北韓在後頭等著。
PS.中華隊到底有多業餘?且看下回分解。
留言列表